【字幕】魔术师宣布卸任湖人运营总裁:我爱珍妮 但我更想做我自己
昨天可能是本赛季NBA最奇妙的一天:
1. 韦德、诺维茨基双双在主场告别战砍下30分;
2. 克劳福德成为史上首位在四支不同球队砍下50+的球员;
3. 活塞在一度落后22分的情况下翻盘取胜,基本锁定东部最后一个季后赛席位;
4. 保罗-乔治终场前1.8秒三分绝杀火箭……
真是高潮迭起,妙不可言。
但最奇妙的,应该还是“魔术师”约翰逊心血来潮的辞职表演——湖人本赛季最后一战赛前,他突然临时开了个新闻发布会,宣布自己将辞去湖人篮球事务总裁一职。
把“魔术师”的这番举动称为“表演”,并不算夸大其词。
他事前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,也没有提前释放出任何与辞职有关的信号,但比赛开打前一个半小时,他给在场的媒体记者们来了一次突然袭击:“今天我将辞去球队总裁职务。”句子越短,爆炸力越大,现场所有人都震惊了。
不仅如此,“辞职”这个再简单不过的信息,“魔术师”用了足足45分钟去诠释。面对各路记者的长枪短炮,他声情并茂、绘声绘色地把车轱辘话说了一遍又一遍,以至于让记者们进退两难,不得不簇拥在他周围,陪他一起把戏演完。
“魔术师”的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上,湖人的公关人员几次上来劝阻都无功而返,最终只能被迫取消詹姆斯本赛季的最后一次群访安排。朗多走进来看了一眼,结果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吓了一跳,他说自己还以为是“詹姆斯宣布自己退役了之类的事”。
詹姆斯至今仍拒绝对此表态,但他显然也受到了惊吓,有媒体拍到他对着电话连说了三次“crazy(疯狂)”。据说,“魔术师”几天前还刚刚跟詹姆斯及经纪人里奇-保罗长谈过,当时完全没有一丁点想要辞职不干的迹象。
“魔术师”还在对媒体滔滔不绝,他摇身一变成了一名诗人:“我本是一只自由鸟,无奈深受束缚。”情之所至,甚至了洒下几行热泪。
在美国媒体对此事的报道中,被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词分别是“stunning bombshell(超震惊大事件)”、“dramatic(戏剧性)”、“shocked(震惊)”、“abruptly(突然)”,可见“魔术师”的辞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,这场表演大获成功。
据“魔术师”自己所说,关于他的这个决定,老板珍妮-巴斯并不知情。在辞职消息公开之后,“总会有人不得不告诉她”。至于这么做的原因,是因为他不想伤害她,也不想伤害卢克-沃顿,他最终证明自己才是对她最忠诚的那个人……越听越像是肥皂剧中拙劣的三角恋剧情。
客观地说,对于“辞职”这么一个职场中再常见不过的职业行为,59岁的“魔术师”表现得就像是一个19岁的毛头小子:随性、冲动、不计后果、不负责任。因为不开心,所以一走了之,只留下一地鸡毛。
粗看起来,这符合我们对“魔术师”、对湖人队、对NBA这个商业世界的固有认知。
“魔术师”何许人也?他至今都被视作湖人队史最伟大的球员之一(如果不是唯一),新秀赛季就携NCAA冠军之威、在总决赛中顶替受伤的贾巴尔、化身中锋率队夺冠,与“大鸟”伯德共同主宰了整个八十年代,罹患艾滋病后顽强战胜病魔,退役后成功转型为商界巨贾,个人资产保守估计超过6亿美金。简而言之,虽说也经历过一些挫折,但总的来说,“魔术师”一直是一个赢家。
问题在于,在临危受命、以“篮球事务总裁”身份接管湖人这个烂摊子之后,面对创业大计,功成名就多年的“魔术师”能不能放下身段、从零开始,跟同样管理经验稚嫩的老板珍妮-巴斯、从经纪人身份被擢升到总经理的下属佩林卡、以及一群不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、就是浪迹天涯的边缘球员共同跳进战壕,去最卑微、最琐碎、最锱铢必较的战场去摸爬滚打、冲刺拼杀,一点点去胼手胝足、含辛茹苦,为了每一点可能的进步和成功,甘愿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、颜面扫地?
根据不少媒体的“秋后算账”,“魔术师”显然并没能做到这些。据说,他很少参与球队的一线工作,大部分时间花在各种出游、演讲和名宿身份的维持上。想想也简单,他已经是“魔术师”了,这个身份让他永远都不愁后路。即使像如今这样从湖人抽身而出,老板和球队一样只能在公开声明中向他表示感谢。换作其他并没有主角光环笼罩的普通人,不得不为了每一次社会阶层的攀升而倾尽所能,反倒往往能置之死地而后生。
“魔术师”只是想赢,我们这些普通人是不能输。他输得起,输了,拍拍屁股走人,换个地方东山再起。没本钱的普通人?输不起——结果其实早在他接手湖人的第一天,就已经注定了。
简单来说,创业维艰,习惯了鲜衣怒马、锦衣玉食的公子哥,怎么可能做得好又笨重、又费力、又回报周期漫长的基建和地推工作?BAT为什么干不好苦哈哈的O2O业务,原因无他,盖养尊处优久矣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“魔术师”的辞职决定,有点儿像是“临阵缴械、输了就跑”,看上去像是一个极不理性、极不负责任的选择。但再想深一点,你会发现,他的离开,其实是他送给湖人的最后一次助攻——而这,恐怕是他现在还能为湖人所做的为数不多的贡献了。
湖人沦落到今天这个局面,身为篮球事务总裁,“魔术师”当然难辞其咎。但是不是应该把所有锅都背到他一个人身上呢?其实也并非如此。更应该被问责的,是这支湖人的老板,珍妮-巴斯。
“魔术师”为什么不得不选择辞职?因为他身为篮球事务总裁,却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组织球队阵容、搭建教练班子。他固然有送走拉塞尔、祖巴茨等一系列败家操作,必须要为这些错误决策负责任,但在认定小沃顿的教练团队没有能力培养年轻人之后,他却没办法把这个团队“一锅端”(多个报道印证,“魔术师”原本计划在赛季结束后解雇掉整个教练团队)。为什么?很简单,小沃顿是老板的人,他炒不掉。
湖人本赛季多次传出跟泰伦-卢、蒙蒂-威廉姆斯等名帅“芳心暗许”的流言,这些消息并不是无中生有,但最终都无疾而终。为什么?同样很简单,这些人选更像是“詹姆斯系”,而不是“珍妮系”。如果他们来了,詹姆斯、里奇-保罗以及Klutch公司在湖人队的势力将进一步做大。对珍妮-巴斯来说,卧榻之上,岂容他人鼾睡?
对“宫斗”出身、步步惊心、深知江湖凶险的珍妮来说,她给湖人这支球队设定的第一KPI,不是冠军,不是荣誉,甚至也不是商业成功,而是权力。她必须小心谨慎,不惜一切代价捍卫手中的权力,把好不容易坐上的铁王座给坐稳当。两年多前,她联手“魔术师”赶走多年老臣库普切克,引进私交甚笃的小沃顿出任主教练,一举完成宫廷大清洗。在决定是否招募詹姆斯时,她事实上并不像“魔术师”那么踊跃,因为她始终忌惮“詹姆斯系”对于她权力的潜在威胁,毕竟骑士老板丹-吉尔伯特的经历就是前车之鉴。如果不是当时的形势别无选择,也许她并不会容许詹姆斯披上紫金战袍。保罗-乔治为什么不愿意来湖人,莱昂纳德为什么更想去快船,欧文和浓眉为什么心许尼克斯,都是因为湖人的水实在太深。
正因如此,只有小沃顿才是珍妮心中最合适的主教练人选。不管战绩如何,他都是自己人,用着放心。
所以,“魔术师”实际上成了被架空的“总裁”。尽管珍妮嘴上说他有权解雇小沃顿,但以“魔术师”的情商智商,他不可能真的去撕破脸皮。然而不解雇小沃顿,眼瞅着球队继续滑向深渊,自己还要背负各种“管理无能”的骂名,心中怎不窝囊万分?——总结“魔术师”长达45分钟的辞职表演,其实无非这么几个字:苦、委屈、不开心。
作为篮球事务总裁,在办公室出现的时间长短其实并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他要做出一些最正确的决策,选择一些最正确的人,为球队选择一个最正确的方向。但如今,就像他自己所说,他“本是一只自由鸟,无奈深受束缚”。给他套上镣铐的,正是老板珍妮。
还能怎么办呢?既然裁不掉小沃顿及其团队,那只能裁掉自己。既然没办法同时面对珍妮和小沃顿,那干脆一个都不要面对。
“辞职”实际上是“魔术师”唯一的选择,值得推敲的是他公布辞职消息的方式。相信我,看上去的“临时起意”、“心血来潮”、“任性冲动”,嘴上说着的“珍妮-巴斯并不知情”,其实都是一种表演。身为久经商业战场的老江湖,“魔术师”还能不知道自己的这番作为将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,带来多大的震撼和冲击?——他一定是有意而为之。
选择如今这种方式,他应该是有这么几个目的:第一,让外界理解自己的难处,不该我背的锅我不背;第二,保全老板珍妮-巴斯的颜面,有些苦水我替你喝掉;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目的,是希望用这种方式警醒珍妮,要想江山永续,就不要拘泥于暂时的得失,必须格局宏大,启用贤明。如他所言,他对珍妮的忠诚已经日月可鉴,但只靠忠诚,赢不了更大的天下。
“魔术师”的辞职表演,让我忍不住想起诸葛亮的《前出师表》。在这封“临表涕零,不知所言”的表文中,孔明先生苦口婆心地规劝后主要“亲贤臣而远小人”、“陛下亦宜自谋,以咨诹善道,察纳雅言”、“诚宜开张圣听,以光先帝遗德,恢弘志士之气,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,以塞忠谏之路”。此情此景,与今时今日的“魔术师辞职表忠心”有何不同?
退一万步讲,“魔术师”再怎么无能,他也是一位“永远的湖人”,不会有半分半毫危害湖人的心。两年多前的临危受命,正是出于对这支球队的责任心和情感,出于对“第二个父亲”杰里-巴斯的感激与爱戴。他曾经说过很多次,“没有巴斯博士,就没有魔术师”。如今,身陷忠义两难全的尴尬,他别无办法,只能选择让自己离开。
离开,本身就是最后一次助攻,只看珍妮能不能把助攻转化为得分。
一起重温一下名篇《前出师表》的开头吧:
臣亮言: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,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盖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也。
“魔术师”的心里话应该是这样:
我为什么如今要没羞没臊、没脸没皮地帮你死撑到底,还不是因为要“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”?
……至于今后,路只能靠你自己走了。